教牧分享(1)(2023.2.26)

教牧分享(1)  : 大齋期的反思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譚婉薇牧師

            

今年大齋期是由2月22日至4月6日。在剛過去的星期三 (22/2) 是一年一度的聖灰日,是大齋期(預苦期Lent)的開始始。天主教會、聖公會、長老會、衛理公會及信義宗教會多在這天舉行「聖灰日」的塗灰禮,把棕枝燒成的灰混和橄欖油塗點在信徒的額上或手上,亦有畫上十字記號,同時向信徒讀經:「因為你是從土而出的。你本是塵土,仍要歸於塵土。(創世記三19)」;用以帶領信徒表明承認自我的卑微,準備以謙卑的心與基督同行十字架的道路。

在聖經中「灰」(或作「灰燼」、「灰塵」)常用作一種「消極」的記號,例如:坐在灰中(約伯記二8)、在頭上撒灰(約書亞記七6),都是表達哀慟和痛苦的處境。當某人受盡仇人的侮辱、遭受困苦磨難(約伯記三十19),或表示謙卑自己(創世記十八29),也都會用「灰土」來表達。「灰」在禮儀中也具有特殊的象徵作用,如:在準備「除污穢」用的水時,必須將紅母牛宰殺,並且在焚燒後將灰燼撒在水上(民數記十九1-9)。灰燼代表懺悔,也藉以提醒信徒人是來自塵土,將來仍要歸於塵土。

聖灰日最重要的是喚醒我們是出於塵土這一個事實。很多時候,我們不願意思想這樣的事實,面對我們的信仰與人生,我們總喜歡強調積極的層面,而粉飾不提消極方面的事情。「灰」讓我們看見自己的罪惡與有限。沒有上帝,我們甚麼都不是,我們正如同地上的塵土一般,原是沒有生命的。沒有大齋期的認罪克己,就不能深刻體驗到受難日基督為我捨己的苦難;沒有與基督同嚐苦難,自然就領受不到慶祝救主復活的的歡欣! 在預備復活節大喜的日子前,有一段謙卑、悔罪及自我反省的時期,對現代信徒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及操練。大齋期也是對抗當代消費主義的一個省思的好機會,有人會建議一些禁慾的小操練,例如每週定時的禁食、禁戒過度的消費享樂、甚至戒facebook或戒看電影…。藉由這樣操練,引導信徒進入「內室」與上帝共處,叫我們多思想──「在這個不覺得自己有罪惡的時刻,我是不是仍然有虧欠上帝的地方?耶穌為我受難的因由何在?我還有什麼需要改進或悔改之處?我的生命與生活會否因為被愛而有所改變?

2月2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