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牧分享(2023.10.22)

教牧分享  : 真正的奉獻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譚婉薇牧師師

 

今天是經濟主日,當我們看見「經濟」,似乎在鼓勵肢體在金錢上的奉獻,在聖經中又是如何鼓勵人有真正奉獻的心態?

我們有否樂於在金錢上有真正的奉獻,相信不是其他人衡量,而是我們自己是最清楚。對於奉獻有什麼心態,無論是對於自己奉獻或是對於別人奉獻。我們嘗試透過馬可福音12章41至44節,看看經文當中的教導。

馬可12:28-30耶穌特別提醒我們最大的誡命是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、盡力愛主你的上帝。耶穌對這個窮寡婦沉默奉獻的認可,就是最大誡命的最好信仰詮釋。

其實寡婦有的是二個小錢,可以一個獻給上帝,一個留給自己的生活費,這樣可以已經是百份之五十的奉獻了。但是這寡婦沒這樣做,將二個小銅錢都投下去。為什麼她只有二個小錢,卻甘願全奉獻出來。她不會心痛嗎?她真是捨得去奉獻?

這裏寫耶穌在銀庫對面坐著,看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,眾人當中包括了有財主亦有寡婦。若是耶穌坐在北角堂奉獻箱前面,看看我們奉獻的心態,我們如何衡量自己的奉獻是否足夠?從多與少的角度?從我們的心意的向度?從我們盡心盡意盡力的向度?我們的奉獻祂是否悅納?主悅納我們的奉獻又是如何衡量?是一個什麼的準則?

經文提到有好些財主投了若干的錢,寡婦是投了兩個小錢,就是一個大錢。

今天讓我們一同反思,什麼樣的奉獻是合符上帝的心意?耶穌是如何看人的奉獻,讓我們透過聖經的教導,看看上帝喜悅的奉獻。

今天北角堂教會的奉獻箱是長形立方體,在耶穌的年代,聖殿旁邊有十三個奉獻箱,是喇叭狀,當時有錢的人拿一袋錢倒入奉獻箱,聲音很大,祭司容易注意到,聲音大就更有體面,這段經文講的小錢是立盾(lepton),是猶太人錢幣中最小的一個單位,兩個小錢就是兩個立盾,即是羅馬錢幣的一同銅錢。當時一個工人每一天的工資是大約一個銀幣,等於64個銅錢,即是寡婦奉獻了一個人每日工資64入之1的金錢。

當時無論財主其他人如何看自己的奉獻、如何看寡婦的奉獻?因為財主同寡婦的奉獻是一個十分大的對比,可能眾人有不同想法,主耶穌又是如何評價財主與寡婦的奉獻,耶穌是叫門徒來,同門徒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這窮寡婦所奉獻投入,比眾人所投的更多,因為財主都是自己有餘,拿出來奉獻;但是這窮寡婦是自己不足,把一切養生的都奉獻。」

耶穌稱讚的不是那些財主的奉獻,而是窮寡婦的奉獻,耶穌看重不是金錢的多少,而是對上帝忠誠的心有多少。

財主的奉獻是自己有餘,拿出來奉獻,我們看見什麼,有餘就奉獻,這樣是否沒有餘就不奉獻,其實當中我們看見財主奉獻金錢的價值觀念,是優先次序的問題,即是當你和我有收入時,是奉獻完之後,有餘用在自己生活所需及照顧家人各項開支,抑或用完之後才奉獻,這其實表達我們的心態。

兩個小錢在財主看來實在很微不足道,不知道寡婦如何看,但在主耶穌看來是十分寶貴。

這段經文不是講十一奉獻,正正財主是自己有餘,而寡婦卻願意將養生的全奉獻,所以祂不是看多與少,而是看人的心態,祂不是看表面的行為,而是看人的內心。

我們今日擁有的,一切都是從上主賜給我們豐富地享用。基本上我們不需憂心我們的衣食、生活費用,並且深信上主必然有預備,所以我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,吃什麼、喝什麼,為身體憂慮穿什麼。

 

相信奉獻的心態是由我們對上主的信念影響我們,就好似舊約聖經「我算什麼,我的民算什麼,竟能如此樂意奉獻?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,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。」(歷代志上29:14)倘若我們知道一切都是源於上帝,從祂而來,我們就有樂意的心去奉獻。在創世紀,亞伯和該隱的獻祭,上帝喜悅是亞伯的獻祭,而不喜悅該隱的獻祭,主要不是該隱的祭物不好,而主要是他獻祭的心態。

上帝看的和很多人看的不一樣,人去衡量就是多與少、看的看外在的價值,上帝所看的是我們是否覺得自己所奉獻是十分寶貴,抑或是我們有多,可以拿出來。而是主要是我們的心態。我們人性中期望自己是有餘,覺得先有能力奉獻分享出去,相信我們對所愛的人,你很願意將最好給予他,無論你生活質素是如何,你很想將最好的飲食,最好生活條件給他,同樣相信我們對上帝奉獻的心態是反映我們愛上帝有多少,是否願意將最好給予主。

我們亦要留意我們對真正的奉獻有謬誤的思想:

  1. 我們合一堂北角堂有充充足足的金錢,有很多人奉獻,我自己奉不奉獻對教會影響不大,多我一個不多,少我一個不小。
  2. 有些人奉獻心態,聖經教導捐得樂意是上帝所喜悅,有些人心態既然我奉獻不樂意,上帝是不悅納,既然上帝不悅納,這樣我奉獻無用,這就是邏輯的推論。但合邏輯,動機不好,不是真理是歪理。

無論是兩個小錢或是很多錢的奉獻,而是我們有否盡我們的心意去奉獻回應在我們一生中寶貴的恩典。

在經文當中不單只說金錢奉獻的意義,更提醒我們生活事奉上的忠誠,我們有否盡上我們整個生命全人奉獻的心意與回應。

 

「主,耶穌基督,上帝的兒子,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」(Lord,Jesus Christ the Son of God have mercy on me a sinner)

10月22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