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牧分享(2025.3.16)

教牧分享︰使我作祢和平之子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譚婉薇牧師

〈使我作祢和平之子〉。這是一首改編自十三世紀聖徒聖法蘭西斯的祈禱。在 1936 年的時候,美國因為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,人心惶惶,透過這篇禱文詞使人心靈得安慰。

使我作祢和平之子,在憎恨之處播下祢的愛;
在傷痕之處播下祢寬恕;在懷疑之處播下信心。

使我作祢和平之子,在絕望之處播下祢盼望;
在幽暗之處播下祢光明;在憂傷之處播下祢歡愉。

哦,主啊使我少為自己求,少求受安慰,但求安慰人,
少求被瞭解,但求瞭解人;少求愛,但求全心付出愛。

使我作祢和平之子,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;
在捨去時我們便有所得;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。

哦,主啊使我少為自己求,少求受安慰,但求安慰人,
少求被瞭解,但求瞭解人;少求愛,但求全心付出愛。

使我作祢和平之子,在赦免時我們便蒙赦免;
在捨去時我們便有所得;迎接死亡時我們便進入永生。

一首很悅耳的詩歌,然而在生活事奉上卻是一個不斷學習成長的課題。當我們說使我作祢和平之子,我們有否與自己和好,有否與家人、摯友、教友和好?相信和好的職事源於我們的生命有否與上帝和好。

 

實在人活在地上的日子,不單單是身體會有受傷,心靈亦可以很多彼此之間的刺傷,在整個世界是破碎的世界,無論戰爭、疫症、辦公室政治、家庭糾紛,事奉上的分歧等等,這個是否政治家、社工、輔導者、牧師可以解決生命的問題。人的問題不是單單這個年代很多問題的出現,人的問題就是一早就出現為了爭取權力,超越界線,自己的喜好要得到認同。在舊約當中上帝要以色列人守十誡,第一誡命是愛上帝,其次是愛人如己。在十誡中反映上帝與人的界線,並且是人與人的界線,出埃及記20章,其中誡命說不可殺人,不可姦淫,不可偷盜、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,不可貪戀人的房屋,也不貪戀人的妻子、僕婢、牛驢,並他一切所有的。新約的誡命是要我們去愛上帝,其次是愛人如己。

人生在世的日子如何去調節自己的心態,不要貪戀權勢,並且在人生中有儆醒的心維持人與人的界線,能夠保持人與人之間的界線是一份尊重,保持敬畏上帝的心,有上帝與人的界線。我們要記得上帝是扮演上帝的角色,我們是扮演人的角色。

今天我們常常聽見在坊間樓上單位滴水、樓上很多噪音、校園欺凌、勞資糾紛,當有不同衝突發生,雙方容易被情緒主導,僵持不下,如何雙方握手言和,緩和緊張關係。基本上與人和好是困難,怎樣重修已破裂的人際關係?更甚是重修已破裂的與上帝的關係?

「一切都是出於上帝,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,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。這就是上帝在基督裏,叫世人與自己和好,不將他們的過犯歸到他們身上,並且將這和好的道理託付了我們。」林後5:18-19

在這沉鬱破碎的年代,我們可以如何成為和平之子傳遞這和好的信息給自己,給別人,將人帶到上帝面前。

甚願我們繼續經歷福音而來的平安,並且與人分享和好的福音,以致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和好的職份。

2025年3月16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