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牧分享(2025.4.13)

教牧分享︰棕枝主日的反思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陳瑞梅宣教師

按照教會年曆,今主日稱為「棕枝主日」,是記念主耶穌騎著驢駒子進入耶路撒冷的事蹟。根據約翰福音特別記載,當時有些群眾手持棕樹枝歡迎耶穌的情景。而四福音卻相同記載了耶穌騎驢進入聖城 (耶路撒冷)。耶路撒冷——耶穌去過幾次,但今次是祂最後一次入耶路撒冷,進入耶路撒冷之後,祂就要面對受審、受苦、受打至被釘死十架。故棕枝主日,也是受難週的第一天,接著本週五是紀念耶穌受難的日子,教會當天設有受難節崇拜,而耶穌三天後復活,下主日就是復活主日(紀念耶穌復活)。

現在,讓我們一起反思耶穌騎着小驢駒進入耶路撒冷的情境。那天耶穌以和平君王的身分騎驢進入耶路撒冷,表達了耶穌選擇最卑微最不起眼的姿態出現。耶穌本是天上君王,祂來到世上理應受人服侍,然而,祂卻成了服侍人的奴僕,如(腓立比書 2:6-7)「 他本有上帝的形像、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.反倒虛己、取了奴僕的形像、成為人的樣式」 (耶穌是神,卻願意放下己身進到人群中,成為眾人的奴僕。) 這正顯示了祂的謙卑。我們作為基督的門徒,內裏若能散發謙卑的生命,定能影響我們所接觸的每一個人。

當群眾以歡呼拍掌,呼喊 “和散那” 耶穌時,這意味著他們喊著的是指大衛之國,只知道是先知預言的那位。如(撒迦利亞書9:9)所描述「 錫安的民哪、應當大大喜樂.耶路撒冷的民哪、應當歡呼.看哪、你的王來到你這裡.他是公義的、並且施行拯救、謙謙和和的騎著驢、就是騎著驢的駒子。」但他們卻不明白耶穌降世的福音信息。今天當我們呼喊主耶穌時,我們會抱著什麼心態尋求祂呢?是相信祂為我們死、為我們埋葬、又為我們復活嗎?

又當群眾以歡呼拍掌聲來歡迎耶穌時,我們看見耶穌並沒有陶醉在人群的歡呼拍掌聲中。今天,我們的生命定位,是否也活在別人的期望和掌聲中?還是以主的愛定位我是誰呢?

2025年4月13日